第二章 正旦
。再抬头看看屋子,三间砖木混合结构的瓦房,中间是厅堂,左右两侧是卧房,院子里一口井,一间柴房、一间厨房、一间牛舍,超过普通百姓多矣。
“每月一斛粮赐,可曾领到?”邵树德转过身来,看着李氏,问道。
“领到了。”李氏面有哀容,轻声道:“州中每月头上都会遣人送来,有时全是粟麦,有时杂了些豆子。”
邵树德点了点头。
一年十二斛粮的抚恤,1300斤有余,够这一大三小吃了。
“家中可有田?”邵树德又问道。
“亡夫生前置办了四十来亩,阿民一个人耕不了,便租给了下山的党项人耕种。”
“可曾按时缴租?”
“收三成租子,赋役也由他们来,并无拖欠。”
“如此便好。”邵树德终于放心了。
我的兵,生前为我拼杀,死后遗属绝不能凄惨度日。
收军心,靠的不是嘴炮,也不是什么道德,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。
国朝初年,也是有阵亡军士遗属可以领粮赐的政策的,后来为什么执行不下去了,财政困难!
任何好政策,最后都会败于无奈的现实。一场大战死个几万人,这抚恤就得上天。国朝与吐蕃、南诏的战争,有时候死伤人数看起来实在辣眼睛,怪不得后来执行不下去了。
“大帅来了!”
“拜见大帅!”
院外突然过来了七八人,被亲兵远远地拦在外面。
“汝等何人耶?”邵树德问道。
“铁林军右营丁队军士刘大有。”
“武威军前营乙队火长金三。”
“我等张家兄弟,皆铁骑军左厢军士。”
……
邵树德推开亲兵,走到几人身前,笑问道:“某倒是来了个好地方,村中竟然住了如许多健儿。”
“往日大帅阅兵,远远地看不真切,今日算是见到真人了。”
“某当兵十余年了,还从未见过哪个大帅元日不在家饮宴的。”
“大帅才知俺们武夫的苦楚,那住在深宫里的皇帝懂个屁!”
“当兵十余年之久?”邵树德一听也很惊讶,问道:“何时入的衙军?”
“大帅还在河东时便入了。某河阳军的,怀州武陟县人士。在代州时,李侃那厮宰了苏弘珍,让大帅暂慑河阳军,俺便跟了大帅。”说罢,此人还看了看身旁几个同袍,这份资历,确实让众人有些惭愧,虽然他到现在还是个大头兵。ΗTτPs://Μ.肆柒⑦ZW.℃οM
“代州老人了,一路走来不容易。”邵树德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道:“这新衣不错。看你日子过得好,某便放心了。昔日与尔等相约要共富贵,某不敢忘。”
“只有大帅把俺们当人看。吾家大郎十五岁了,再过几年,咱们父子一起为大帅出征。”
“走,一起在村里转转。”今日冷是冷了点,但阳光不错,邵树德突然起了四处看看的兴致。
临走之前,他看了看黄四郎家的厨房。里面做的都是传统新年食品,鸡丝、鸡蛋、馄饨、胶牙饧等等,羊肉自然也有。能维持这种生活,很好。
让李仁辅给李氏留下几匹绢后,邵树德便出了院门,走到了乡间的土路上。
土路外是大片灰色的原野,几只羊站在田埂边,无精打采地嚼吃着干